《文以載食》:作曲家的多角化經營

稍有留意香港樂壇,很難忽略黃耀明的「人山人海」音樂公司,旗下作曲人及歌手各個才能輩出,梁基爵擅長電子樂、盧凱彤慣用吉他譜寫樂章、于逸堯兼通中西方樂器。

第一次見到于逸堯這個名字,是在關錦鵬導演《愈快樂愈墮落》電影最後工作職員表列原創配樂的欄位,當時覺得聲音效果頗能帶出電影意境。真正記起于生,是聽過楊千嬅那首令人欲哭無淚的《再見二丁目》之後,歌詞的故事本身已有淒涼之感,于逸堯在曲子上又賦予了更深一層的悲懷之情,前奏一響,悲從中來,無可避免。然而,于氏最讓我驚豔的,則是在圖書館偶然發現其著作,即本書《文以載食》。

Continue Reading

《是非疲勞》:鍛鍊倦累的精神

打從2009年底開始,林夕與遠流出版社一年一本書在臺灣上市已成定律:原來你非不快樂、人情.世故、十方一念、毫無代價唱最幸福的歌、都什麼時候了,以至今日的《是非疲勞》。臺版的書籍幀裝都披上了一件白色衣裳,即使美術編排從王志弘換成空白地區,但「以白為底」這個風格並未隨著設計師的置換而改變,將六本書並列齊放在書架上儼然可以形成一個獨立區塊。然而,今次有個不同於以往的賣點,《是非疲勞》不僅有純白封面供讀者選購,若到誠品晃一趟,會發現對比鮮明的黑色封面就擺在一旁,此用意或許是為了契合書名的「是」與「非」,特別和誠品書店合作,則像是一種商業行銷手法。
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