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一代電影宗師的敬與愛

提要:
此文為作文作業,書寫的時候尚未親身觀賞《一代宗師》3D版,僅是分享與抒發對王家衛導演的敬意。作文題目是「付出與收穫」,以本片做舉例,淡筆紀錄

近日,電影《一代宗師》的3D版將於院線上映,本片乃是王家衛導演的嘔心瀝血之作。兩年前2D版第一次與觀眾見面時,已讓我們感受到導演對電影的執著和扎實的掌鏡造詣。今回新版本除了在視覺效果上有所提升,劇情亦有了轉變,還未正式公映,就令一眾「嘗鮮」過的影評人擊節稱賞。

我認為,一部電影之所以成功,背後的總指揮是個關鍵因素。為了拍攝《一代宗師》,王家衛導演花費了十年光陰,由淺入深地考究民初武道的發展史,及各項漸被世人遺忘的文化細節。歷史方面的鑽研,構成了電影精彩的腳本,而在演員磨練、攝影師任用、配樂燈光剪輯等層次上,更是無一不要求。初次看這部蜚聲國際的電影時,我被撼動的,不全是藝術價值或者感官享受,還是導演那份真心誠意的精神。

Continue Reading

圍牆之內,心牆之外——我和我的小鬼們

我和我的小鬼們 / The Class
導演:Laurent Cantet
主演:François Bégaudeau
產地:法國
上映年度:2009年

我和我的小鬼們,原文片名為《Entre Les Murs》,是「圍牆之內」的意思。顧名思義,本片取景於法國郊區的一所公立中學,然而,這道牆不僅是教室與走廊間的阻隔物,再進一層來說,更是學生和老師、家長和老師、學生和學生、老師和老師因無法理解彼此而形成的「心牆」。

這部電影的劇本架構來自François Bégaudeau的暢銷教學經歷書,導演Laurent Cantet讀畢著作後,便邀他接演教師一角,因此,《我和我的小鬼們》可說是一部十分貼近真實教育現場的紀錄片。

Continue Reading

《文以載食》:作曲家的多角化經營

稍有留意香港樂壇,很難忽略黃耀明的「人山人海」音樂公司,旗下作曲人及歌手各個才能輩出,梁基爵擅長電子樂、盧凱彤慣用吉他譜寫樂章、于逸堯兼通中西方樂器。

第一次見到于逸堯這個名字,是在關錦鵬導演《愈快樂愈墮落》電影最後工作職員表列原創配樂的欄位,當時覺得聲音效果頗能帶出電影意境。真正記起于生,是聽過楊千嬅那首令人欲哭無淚的《再見二丁目》之後,歌詞的故事本身已有淒涼之感,于逸堯在曲子上又賦予了更深一層的悲懷之情,前奏一響,悲從中來,無可避免。然而,于氏最讓我驚豔的,則是在圖書館偶然發現其著作,即本書《文以載食》。

Continue Reading

《是非疲勞》:鍛鍊倦累的精神

打從2009年底開始,林夕與遠流出版社一年一本書在臺灣上市已成定律:原來你非不快樂、人情.世故、十方一念、毫無代價唱最幸福的歌、都什麼時候了,以至今日的《是非疲勞》。臺版的書籍幀裝都披上了一件白色衣裳,即使美術編排從王志弘換成空白地區,但「以白為底」這個風格並未隨著設計師的置換而改變,將六本書並列齊放在書架上儼然可以形成一個獨立區塊。然而,今次有個不同於以往的賣點,《是非疲勞》不僅有純白封面供讀者選購,若到誠品晃一趟,會發現對比鮮明的黑色封面就擺在一旁,此用意或許是為了契合書名的「是」與「非」,特別和誠品書店合作,則像是一種商業行銷手法。

Continue Reading

佛性如旭日當空——露西

露西 Lucy
導演:Luc Besson
主演:Scarlett Johansson、Morgan Freeman、Min-Sik Choi
產地:法國
上映年度:2014年

受預告片影響,不少影迷將《露西》視作一部科幻電影,把重點擺在特效是否合乎期待抑或觀感是否滿足試聽之慾等等。帶著欣賞動作片的心情進電影院,不免帶著失望詫異的負面情緒返家。瀏覽了網友的短評,不算上劣評如潮,但也達到差片等級。對於此現象,令我感到有些無語。於我看來,《露西》想表達的概念,並非僅僅聚焦在販毒、超能力如此簡單。

從片名說起。露西化石(AL 288-1)是距今320萬年,女性人類最古老的遺骨,亦是第一位可以直立行走的人類。歌手盧巧音在其2005年專輯《天演論》中的開場歌曲《露西(3,180,000 B.C. -)》,即是以此為創作伏線,假設原始人露西到現代社會生存的故事,整首歌乃至整張專輯都充滿了哲思意味以及宗教涵義。盧貝松執導的《露西》也有異曲同工之妙,透過一小時二十九分鐘的影像傳達對人類生命、對世間萬物、對洪荒宇宙的關懷。

Continue Reading

關係像雪一般純淨——好孕提早來

好孕提早來 A Happy Event / Un heureux événement
導演:Remi Bezancon
主演:Pio Marmai、Louise Bourgoin
產地:法國
上映年度:2012年

當晚,紛紛白雪灑落在女主角Barbara面帶愁思的表情上,頸部纏繞著一條深藍色圍巾,佇足凝望影音店門前新上架的DVD。攝影鏡頭由外轉內,Barbara專注的眼神吸引了男店員Nicolas,對她以微笑招呼。或許是這一個親切的笑容,使Barbara踏進店內一探究竟,手持《花樣年華》給店員結帳時,Nicolas輕聲一句:「This movie is overwhelming.」——兩人生命的交集起於此。簡單的器物傳遞,卻暗藏了不思議的內涵,Barbara似在告訴Nicolas自己正陷入愛情(《花樣年華》英文片名為In the Mood for Love),而Nicolas則提到該部電影具有征服一切的特質,彷彿暗示他可以獲取美人心。兩人的愛情,藉由電影片名產生聯繫,相遇時的In the Mood for Love,正式開始戀愛的Catch Me If You Can。

《好孕提早來》不單只是一部記錄戀人由初次見面到行房性愛到懷孕生子的電影,並非中學健康教育課程那般八股枯燥的教材。

Continue Reading

似是而非的城市工廠——巴黎米咖啡館

★研究動機

臺灣的咖啡文化,歷經多次轉型和創新,已趨向成熟。現今人們想喝杯咖啡,除了連鎖名號和便利商店的自營品牌外,別具特色的「個性咖啡館」也是熱門選擇。而在大型連鎖咖啡館與便利超商平價咖啡的雙重攻擊下,這些個性咖啡館如何發展出最獨特的風格,來吸引消費者上門品嚐,正是本文探討的主軸。

本文將取材於「巴黎米咖啡館cafe 8mm」,透過與經營者訪談、理論分析、顧客評價等面向來建立論述,並給予店家建議和改善空間。

Continue Reading

誰掉進了圈套裡而不自知——相愛的七種設計

相愛的七種設計 Design 7 Love
導演:陳宏一
主演:許瑋甯、莫子儀、陳語安、王大陸、邱彥翔、黃璐、白梓軒
產地:臺灣
上映年度:2014年

驪歌唱響、鳳凰花開,六月是大學畢業生展翅翱翔的季節,眾多職場新鮮人紛紛至學校各角落拍照留念,並將一張張笑容滿面的精美照片上傳至社群網站,當時的臉書動態看上去都挺歡樂的呢!與之同期大量佔領版面的,還有相隔十五年後再次由陳宏一導演執導的五月天《擁抱》MV,這支音樂影片以一場大型路跑活動為出發點,影片雖短,卻能讓觀者深刻體會到影像的力量,被走向多元化、自由開放的社會所感動。

其實在2008年,導演已有關於同性戀議題的作品,正是他的第一部電影《花吃了那女孩》,本片藉由四個女同志的故事發揮了四種愛情的形式:在一起很快樂、不在一起比較快樂、不在一起不快樂、即使在一起也不快樂。陳宏一導演忙於拍攝廣告與MV,較擅長短片製作的他,此次推出《相愛的七種設計》,是繼上一部《消失打看》、睽違三年再登大螢幕與觀眾見面的作品。

Continue Reading